按照半年會「努力實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」的安排布置,真正把經濟平穩運行和市場良好狀態擺在優先位置,在始終堅持「十六字」調控方針嚴肅性、連續性的前提上,以經濟運行穩定協調可持續為目標,圍繞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,在運行調控的精準、精細兩個維度持續發力,推動了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穩步提升、持續向好。
從7月份的情況看,既有當期的「較為合理」,銷量基本持平、同比略有收減,結構提升有所降速、整體符合年初計劃安排,庫存持續下降、維持低位運行,也有力地推動了前7個月拉通起來的「更為合理」,全國增量進一步控制回落到3字頭以內,結構提升也從2字頭調整收縮到1字頭區間,也為全年保持在合理區間創造了條件、奠定了基礎。
我們注意到,盡管不同市場、不同區域對于「平衡」、「合理」有著不同的理解與實踐,7月份當月的銷量增長、結構提升也還有高低、快慢的不小差異,但從接近半數的省級市場銷量下降,接近三分之二省級市場結構提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慢于前6個月的增長來看,大家在追求增速更為合理的同時,也在努力抓住穩增長壓力不大的「窗口期」。
接下來的5個月,就是要全力以赴「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」。
一方面,更加科學、更加準確地把握好「增速合理」。在「全國一盤棋」的整體定調下,增速合理=不猛踩油門、不踩急剎車的增長節奏+不低于、略高于宏觀經濟和預算安排的增長幅度+留有余地、爭取主動的增長狀態。后面幾個月,既要確保當期——建立在供需平衡基礎之上——的「增速合理」,也要兼顧全年的「合理增速」。
以前7個月所奠定的銷量進度和7月份當月相對穩定的增長速度來看,對于全年目標任務的實現還是有充分把握的,大家要放在心上的不只是增長速度、目標進度,更多要關注增長質量、市場狀態。過去壓出去很難,現在要控下來也不簡單,不簡單就不簡單在速度降下來并不意味著質量提上去,從降速、穩速到提質、增效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。
另一方面,著力防范化解影響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風險。眼下,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首先還是供需失衡的問題,尤其不能因為總體平衡、基本平衡就忽視了部分市場、部分時間、部分品牌、部分價位存在不協調、不平衡,高端產品的壓力,低價煙的矛盾,日子好過或許不覺得、也顯不出來,將來有困難的時候再努力就悔之晚矣。
730會議做出了「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、不均衡」的權威判斷,同時去掉了「穩增長壓力較小」的政策表述。相比于一季度的措辭,「不穩固」放在了「不均衡」之前,說明「不穩固」是當前更突出和更主要的矛盾所在。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,對未來經濟下行壓力要有估計和準備。
所以,既要對保持經濟運行穩定協調可持續充滿信心、保持定力,也要做好面對更大困難、應對更多挑戰的準備。
首先要解決,有沒有高出自我感覺、優于數據呈現的市場狀態。市場狀態整體看很好,同之前比很好,趨勢看起來也很好,但「好」還不夠穩固,同主觀判斷和數據呈現相比有差距,千萬不要「我覺得」、「我以為」,哪些是大盤整體向好的水漲船高,哪些是大品牌留有余地的空間釋出,哪些是供小于求、供不應求之后的沒得選的狀態兜底。
也要關注是否真正做到了「平衡」、「合理」。因為一直都在講「平衡」、強調「合理」,講得太多、強調得太久難免會讓人產生已經非常重視、足夠到位的錯覺,再加上以目標進度為主要坐標的投放策略、節奏安排,讓「平衡」、「合理」與主觀意愿之間有了更多貼合和相適,也容易讓「平衡」、「合理」多了主觀少了客觀。
正如我們一再表達的那樣,不管貫徹落實「十六字」調控方針,又或者「真正把經濟平穩運行和市場良好狀態擺在優先位置」,在認識上沒有任何問題,態度上也很重視,但一直很重視之后很難避免有疲勞感、懈怠感,也容易讓我們產生已經足夠重視、只要重視就足以解決問題的判斷,「狼來了」的故事不取決于狼來不來,而在于人重不重視。
要確?!笇崿F經濟運行穩定協調可持續」,還應當把握幾個重要環節:
從市場的角度,我們反而不太擔心頭腦發熱,有過前些年的經歷和教訓,不大可能會沖動上頭,反而讓人關切的是,如果長期超出「稍緊」范圍的「偏緊」、「過緊」之后,難道能夠把這部分需求結轉下來?這會否帶來洼地效應?這部分需求是否會流失?怎么形容這種感覺呢?節約糧食沒問題,可如果省下來的糧食壞掉了顯然得不償失。
從品牌的角度,在堅持把狀態擺在更加優先位置的前提下,進一步深化市場導向的工商協同、搞好供需平衡的投放建設,成熟品規看客戶滿意,保證客戶的盈利性,調動客戶的積極性,夯實市場基礎和發展后勁;新品規關注消費反應,豐富產品宣傳、消費拉動的手段和形式,拓寬消費群體,增加消費頻次,挖掘消費深度。
從行業的角度,堅持「穩健把握逆周期調節力度、精心做好跨周期政策設計」的整體定調,之前逆周期調節做得很堅決、很到位,現在要抓緊和加快做好從逆周期到跨周期的政策設計,要積極應對明年潛在的、可能的經濟下行壓力,一方面是對卷煙消費本身的影響,畢竟錢包決定煙盒;另一方面是對行業多做貢獻的要求,越困難越要擔當。
還有老生常談的電子煙問題,既要消除精神上的長舒一口氣,納入監管到加強監管還有大量工作要做,這些仍在進行中的政策措施從出臺到見效還需要必要的時間與過程;更要跳出傳統思維,不要拘泥于某個具體品牌或者某種具體形態,從關注電子煙誘惑消費者到關心消費者為什么選擇電子煙,用新技術來創造新體驗、滿足新需求、順應新趨勢。
如果能夠把——實現稅利、銷量增加、結構提升——增長控制在與全國宏觀經濟數據和年初預算安排相適應、相符合,進一步鞏固提升市場狀態,就能夠為明年爭取到更多主動。